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。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,7月14日至7月17日,在商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商洛学院电信学院“山河记忆 赤子赓续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专程拜访慰问了两位抗战老兵,聆听烽火岁月中的英雄故事,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一、抗日战争老兵——周保印
7月14日,实践团成员来到商洛市商州区牧户关镇周保印老人家中,今年98岁高龄的老人精神矍铄,看到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令人感慨的是,岁月的流逝本已让老人的身体渐添风霜,而那场战争更在他身上留下了沉重的烙印——如今他既听不清周遭的声音,也难以开口言语,因此由他的儿子代为介绍情况。从访谈中得知,在当年艰苦的作战环境及物资条件下,周保印老人于1943年、1945年两次入伍,在抗日战争中作为后方炮手参加过多场重要战役。采访结束后,老人的家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老人抗战所获得的纪念勋章,并勉励同学们:“你们是国家的未来,要好好学习,把咱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,别让历史重演!”
实践团成员王梓涵同学表示:“课本上的历史是文字,而爷爷亲人的讲述是鲜活的画面。这些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。”
二、抗美援朝老兵——杨宝山
7月17日,实践团成员来到杨宝山老人家中,同学们向杨爷爷致以诚挚问候与崇高敬意,表达年轻一代对保家卫国功臣的由衷感激。
交流中,杨宝山老人缓缓讲述起自己的人生经历,小心翼翼地拿出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勋章、老照片,以及孙子杨伟明的奖状向大家展示。当被问及入伍初心时,老人目光瞬间变得坚定,当年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号召一响,他便毅然告别家乡与亲人,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。他回忆道,战场上物资极度匮乏、环境异常险恶,是“一定要守住阵地”的信念和战友间生死与共的支持,让他们一次次冲破难关、坚守到最后。谈及动情处,他还带领同学们一同唱起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,将大家带回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。

这段烽火岁月的经历,成为了烙印在他生命里的深刻记忆,更令人动容的是,这份保家卫国的情怀在家庭中代代相传。杨宝山老人语重心长地嘱托同学们:“希望你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,记住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”他强调,抗美援朝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、革命英雄主义、革命乐观主义等精神,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。他鼓励大学生们要珍惜韶华,勤奋学习,锤炼过硬本领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,勇于担当时代重任,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。
此次慰问走访活动是商洛学院电信学院“山河记忆 赤子赓续”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与抗战老兵及其家人面对面交流,让青年学子在历史现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,并更加深刻地了解那段峥嵘岁月,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,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,让红色基因与抗战精神代代相传。
(文/谢娜 冀柯歆 图/杨烨彤 潘佩媛 编辑/淡清雅 审核/刘征文)